•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入选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期刊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生命科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期刊
  • 《全球公共卫生数据库》收录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24》收录期刊
  • 安徽省“精品栏目”期刊(2022年)       
  •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2022年)
  • 安徽省“十佳科技期刊” (2023年)

IVF/ICSI失败患者再次治疗时不同促排方案的临床分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10 v.55 1571-1574     字体: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17YFC1002004);;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2019PT310002);;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编号:GXXT-2019-044)

作者:吴晶晶;王超;徐文娟;周平;

关键词: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控制性促排卵;;黄体期促排;;微刺激方案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0.10.018

〔摘 要〕 目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失败患者再次促排卵时,比较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和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且具有IVF/ICSI失败史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组(98例)和微刺激促排卵方案组(n=551例),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FSH、原发不孕比例及IVF比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n天数、获卵数、MII数、2PN数、可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黄体期促排组的Gn量显著高于微刺激促排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期促排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在IVF/ICSI失败患者人群中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