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入选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期刊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生命科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期刊
  • 《全球公共卫生数据库》收录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24》收录期刊
  • 安徽省“精品栏目”期刊(2022年)       
  •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2022年)
  • 安徽省“十佳科技期刊” (2023年)

空心硫化铜颗粒包载阿霉素形成的纳米颗粒对胰腺癌BxPC-3细胞株的杀伤效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07 v.55 987-991     字体: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187099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WK9110000005)

作者:张聪;杭立峰;陈军;詹翔;金雷;余跃;

关键词:硫化铜;;阿霉素;;纳米药物;;胰腺癌;;光热疗法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0.07.001

〔摘 要〕 目的探究空心硫化铜(CuS)颗粒进行包载阿霉素(DOX),实现化疗药物与光热疗法相结合,从而增强化疗药物对胰腺癌杀伤效果。方法合成空心CuS纳米颗粒、PEG修饰后的纳米颗粒及包载阿霉素后的DOX@PEG-CuS,并对其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将胰腺癌BxPC-3细胞分为四组:不加颗粒的PBS对照组,游离DOX组,空心CuS组,CuS包载DOX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去检测胰腺癌细胞对PEG-CuS的摄取情况。采用MTT法及死活染色分析法检测各实验组对胰腺癌细胞BxPC-3的杀伤效果。结果成功制备出粒径为356.3 nm左右的CuS纳米颗粒,使用PEG进行表面修饰后,PEG-CuS纳米颗粒粒径为209.8 nm左右。通过PEG修饰后的CuS纳米颗粒在10%血清中是稳定存在的。ICP-MS结果显示在第2小时(12.95%)、第4小时(20.20%)和第6小时时间点(32.98%),胰腺癌细胞对PEG-CuS的摄取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P<0.05,t=4.083;P<0.01,t=5.889);MTT法显示通过联合光热疗法及化疗后,CuS包载DOX组杀伤效果最好,对胰腺癌细胞杀伤率高达88.3%,优于单独的CuS治疗组的52.04%及游离DOX组的45.58%(F=711.6,P<0.000 1)。结论通过PEG修饰后的空心CuS纳米颗粒在10%血清中可以稳定存在,胰腺癌细胞对通过PEG修饰后的CuS纳米颗粒的摄取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通过光热疗法联合化疗对胰腺癌细胞可以达到更强的杀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