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81101312)
作者:饶碧华;储新民;
关键词:黏质沙雷菌;;碳青霉烯酶;;耐药机制;;分子流行病学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8.05.017
〔摘 要〕 目的研究院内黏质沙雷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并探索其院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和预防、控制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物中无重复患者的黏质沙雷菌株标本,以Vitek 2 Compact检测药敏结果,改良Hodge试验(MHT)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类基因,ERIC-PCR分析菌株克隆型。结果筛选获得17株耐碳青霉烯黏质沙雷菌株,主要来自于重症医学科和干部病房,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100%敏感,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曲松呈现高度耐药。14株为碳青霉烯酶表型阳性,10株细菌含有CTX-M-14,5株含有KPC-2,2株含有TEM,1株含有NDM-1,1株含有SHV基因,并出现了一株细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情况。结论院内黏质沙雷碳青霉烯耐药严重,耐药基因以CTX-M-14和KPC-2为主。17株细菌中11株为同一型别,可能由院内感染引起,需要院感、检验科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防范,预防和控制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