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208085MH134)
作者:胡辛;胡春松;黄保军;
关键词:HBV;;NK细胞;;IFN-γ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7.02.014
〔摘 要〕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K)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清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成年小鼠高压注射20μg p GEM4Z/HBV1.2质粒建立HBV急性排斥小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试剂盒定量检测不同时间点(1、2、3、4、5周)小鼠血清中HBsAg、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组织中HBc Ag来评估模型的建立。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照小鼠和HBV小鼠肝脏中NK细胞比例和绝对数量变化,进一步分析两种小鼠NK细胞活化情况和分泌干扰素(IFN)-γ的能力变化。通过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以及谷丙转氨酶检测判断小鼠肝脏损伤状况。最后,通过PK136抗体清除小鼠NK细胞以及IFN-γ中和抗体进一步证实NK细胞分泌的IFN-γ是否参与HBV的清除过程。结果小鼠高压注射20μg p GEM4Z/HBV1.2质粒后,第1周血清中HBsAg和肝脏组织中HBc Ag表达量都较高,但呈降低趋势,在4~5周后几乎转阴,很好地模拟了临床上急性感染HBV的病例。与对照组相比,HBV小鼠肝脏中NK细胞比例和绝对数量明显增高;进一步研究显示HBV小鼠NK细胞活化分子CD69表达也显著上升,同时IFN-γ分泌增加。与此同时,小鼠肝脏呈无损伤状态。预先清除NK细胞或阻断IFN-γ的功能能显著增加HBV小鼠中相关抗原的含量,延缓HBV的排斥。结论在HBV急性排斥模型中,NK细胞通过分泌IFN-γ促进HBV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