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5, 10, v.60 1979-1983
字体:大 中 小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874029);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2022209054);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医学科学研究课题(编号:20231858)~~
作者:邢付奥;田发明;连强强;范新昊;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预后; 肿瘤转移; 肿瘤侵袭; 分子机制;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5.10.028
〔摘 要〕 口腔癌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六大癌症,已经成为口腔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中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发病率占到口腔癌的80%,其发病机制及防治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以往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可以促进骨癌、胃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从而影响癌症患者的预后。有研究表明,BMPs在OSCC发生、发展、转移以及侵袭中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本文就BMPs与OSCC生物学行为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