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23s07020003)~~
作者:倪蕾;孙晴晴;程姜瑞;魏伟;王春;
关键词:NRK-52E细胞; 二氯化钴; 上皮-间充质转化; 缺氧诱导因子-1α;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5.10.014
〔摘 要〕 目的 二氯化钴(CoCl2)体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细胞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体外培养NRK-52E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和CoCl2处理组。CoCl2处理组分别进行1、2、3、4个循环的处理,每个循环包括CoCl2处理9 h后于无CoCl2培养基中恢复3 h。采用CCK-8法筛选CoCl2诱导EMT的最佳浓度和时间;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EMT标志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NC组相比,100μmol/L CoCl2刺激48 h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2处理NRK-52E细胞9 h后,于无CoCl2培养基中恢复3 h,重复3个循环,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升高(P2处理NRK-52E细胞9 h后,于无CoCl2培养基中恢复3 h,重复3个循环,NRK-52E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细胞骨架重排最为显著,模型稳定性最佳。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100μmol/LCoCl2处理NRK-52E细胞9 h后,于无CoCl2培养基中恢复3 h,重复3个循环,纤维基质蛋白Collagen I的荧光强度增加(P2处理NRK-52E细胞9 h后于无CoCl2培养基中恢复3 h,重复3个循环,可成功建立体外EMT细胞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