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1904a07020067);;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编号:2018xkj050);;安徽医科大学2021年临床医学学科建设项目(编号:2021lcxk031)
作者:杨帆;黄鹏鹏;周云;张全兵;王锋;刘阿英;陈爽;徐齐宇;
关键词:肌纤维化;;肌源性挛缩;;关节挛缩;;低氧;;制动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1.07.008
〔摘 要〕 目的探讨在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模型中肌源性挛缩的病理特征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30只,根据固定时间,随机分为以下5组(n=6):对照组(I-0,不进行任何处理)、固定1周组(I-1,左膝关节伸直位固定1周)、固定2周组(I-2,左膝关节伸直位固定2周)、固定4周组(I-4,左膝关节伸直位固定4周)和固定8周组(I-8,左膝关节伸直位固定8周)。然后通过检测固定后膝关节挛缩角度、股直肌Masson染色、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各组结果差异。结果在固定8周内,固定组的肌源性挛缩角度在4周内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4周后I-4组和I-8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sson染色结果提示,股直肌横截面积在固定4周内不断降低,而胶原纤维沉积占比在固定4周内不断升高,但固定4周后I-8组与I-4组相比,股直肌横截面积的降低和胶原纤维沉积占比的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股直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在固定4周内不断升高,但4周后I-4组和I-8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内TGF-β1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后每个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模型中肌源性挛缩的病理特征主要为肌纤维化和萎缩的时间依赖性改变,并且其机制可能与HIF-1α和TGF-β1高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