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12 v.55 1964-1967
字体:大 中 小
基金项目: 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7zhyx26)
作者:章孝成;丁锐;张晓燕;韩毛振;黄升海;
关键词:轮状病毒;;BALB/c鼠;;乳鼠;;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0.12.029
〔摘 要〕 通过轮状病毒(RV)灌胃感染SPF级7日龄BALB/c乳鼠,同时设立PBS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所有鼠均饲养在SPF级动物房,每日观察乳鼠腹泻情况。分别于接种后1、2、3、4、5、6、7、8、9、10 d每组各处死5只乳鼠,在无菌环境中取乳鼠的小肠组织,通过qPCR方法检测病毒含量,HE染色观察并检测乳鼠小肠组织中RV载量及其组织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乳糖酶活力。RV在感染第1天乳鼠的小肠组织中检测出病毒且相对含量表达较高;感染后前3 d出现严重腹泻;HE染色可见乳鼠的小肠组织有损坏,小肠绒毛脱落,长度变短,PBS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对应结果均为阴性;乳糖酶活力检测较PBS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降低。因此,建立RV感染BALB/c乳鼠继发性乳鼠乳糖不耐受动物模型,为研究乳糖不耐受症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