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71420);;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课题(编号:20130001120051)~~
作者:张瑞;吴益青;尹海旭;李昶;马爱昕;王君竹;白会会;刘朝晖;廖秦平;
关键词:动物模型;;细菌性阴道病;;烯醇化酶;;层黏连蛋白;;阴道加德纳菌;;发病机制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4.11.008
〔摘 要〕 目的 研究加德纳菌感染的小鼠和未感染的小鼠阴道上皮组织中的烯醇化酶和层黏连蛋白的差异情况,探讨烯醇化酶和层黏连蛋白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关系。方法 用来自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纯化、鉴定的加德纳菌菌株,感染小鼠阴道,建立细菌性阴道病小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和建模失败的小鼠分别定义为成功组和失败组。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小鼠阴道上皮组织中的烯醇化酶和层黏连蛋白的表达。统计建模成功率,比较两组烯醇化酶和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1株阴道加德纳菌菌株感染10只SPF级KM小鼠,7只小鼠符合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标准,3只建模失败,建模成功率70%。成功组的小鼠阴道上皮组织中的层黏连蛋白和烯醇化酶的含量明显高于失败组(P<0.05)。结论 烯醇化酶和层黏连蛋白在加德纳菌感染的小鼠和未感染小鼠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这提示烯醇化酶和层黏连蛋白可能参与了加德纳菌诱发的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