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22zhyxB01);安徽省教育厅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项目(研究生教育)(编号:2022gjxslt010);
作者:赵鑫;刘乐伟;郝明茹;凡豪杰;夏磊;耿峰;莫大明;刘寰忠
关键词:抑郁障碍;激越;BDNF;促甲状腺激素;青少年;家庭关系;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5.04.023
〔摘 要〕 目的 探索抑郁严重程度和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对青少年抑郁障碍(MDD)患者的激越症状预测价值。方法 入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91例,根据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评估激越程度;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测定抑郁严重程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测定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测定BDNF。SPSS 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HAMD24和血浆TSH、BDNF水平与激越程度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青少年MDD患者激越程度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青少年MDD患者激越程度与HAMD24总分呈正相关(P <0.001);与血浆TSH、BDNF水平呈负相关(均P <0.05);HAMD24总分和血浆BDNF水平均是激越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 <0.05);HAMD24总分、血浆TSH、BDNF水平均是青少年MDD患者伴发激越症状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三项联合预测模型(AUC=0.889,P<0.001)较单项预测模型预测价值更高(P<0.01)。结论 青少年MDD患者伴发激越症状与HAMD24总分和血浆TSH、BDNF水平紧密联系,且三项联合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