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371928);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21xkj134); 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23zhyx-C37);
作者:侯唯姝;潘红利;汪群;李小虎;颜蕴文;余永强
关键词: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激素受体;列线图;
DOI:专辑:医药卫生科技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特征联合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低表达乳腺癌激素受体(HR)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5年2月行标准化乳腺MRI检查的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共198例,分为HR(+)组(n=137),HR(-)组(n=61)。将病例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38)和测试集(n=50),分别构建基于临床和传统影像学特征的临床影像模型、基于DCE-MRI的影像组学模型以及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比较不同模型对HR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HR(+)组和HR(-)组的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基于病灶活动度、Ki67表达、TIC曲线类型、强化特征和病灶长径等预测因子构建的临床-影像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HR状态的AUC分别为0.643和0.616,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97和0.860,联合临床-影像特征和Radscore绘制的列线图在训练集(AUC=0.913)和验证集(AUC=0.898)的预测效能均优于临床-影像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均P<0.05)。结论DCE-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影像特征的列线图能有效预测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HR状态,有助于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