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408085QH270); 安徽省卫生健康科研项目(编号:AHWJ2022b063);安徽省卫生健康科研项目(编号:AHWJ2023A30077);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23jyxm1 129);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自然孵育计划项目(编号:2022GMFY05);
作者:张全兵;朱得婷;周云;阚秀丽;霍雷;张若希;肖晗;毛晶;李雪明;张润
关键词:膝关节挛缩;纤维化;膝关节活动度;关节内出血;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5.08.003
〔摘 要〕
目的 探讨关节内出血对大鼠伸直型膝关节挛缩的影响。方法 将18只雄性成熟的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C组)不固定,饲养4周后处死。单纯固定组(M1组)左下肢膝关节伸直位固定4周后处死。出血固定组(M2组)取自体血注射膝关节腔后伸直位固定4周后处死。运用关节活动度测量仪测量在一个标准力矩作用时各组膝关节活动度,挛缩程度由分离膝关节肌肉前后的活动度计算所得。应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前方关节囊细胞数目和胶原沉积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前方关节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无翅型蛋白家族成员(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相较于C组,M1、M2组大鼠膝关节总挛缩和关节源性挛缩程度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2组总挛缩和关节源性挛缩程度重于M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C组,M1、M2组大鼠膝关节前方关节囊细胞数目增多,胶原沉积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