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安徽医科大学“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重点项目(编号:KFJJ-2021-04);安徽医科大学横向课题经费资助项目(编号:K2023009);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022H291);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23zhyx-C24)~~
作者:任俏慧;朱欣悦;吕伟;臧艳;王莲子;周心怡;姚骏骁;李涛;
关键词:伊利司莫 -铜离子;肝细胞癌;铜死亡;增殖;迁移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5.08.015
〔摘 要〕 研究伊利司莫 -铜离子(ES + Cu2 + )对人肝癌细胞系 PLC/PRF/5 和 Huh⁃7 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诱导铜死亡的潜力 。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系 PLC/PRF/5 和 Huh⁃7 细胞,分别施以 ES 溶液、Cu2 + 溶液和铜螯合剂四硫代钼酸铵(ATTM)溶液的单独或联合处理 。采用 CCK⁃8 试剂盒评估 ES + Cu2 + 对人肝癌细胞系 PLC/PRF/5 和 Huh⁃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及铜螯合剂 ATTM 预处理后 ES + Cu2 + 对细胞存活率的作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 ES + Cu2 + 诱导的细胞死亡情况及经铜螯合剂 ATTM 预处理后 ES + Cu2 + 诱导细胞死亡的变化 。Western blot 检测 ES + Cu2 + 诱导后细胞铜死亡相关蛋白 ATP 酶铜转运β(ATP7B) 、铁氧还蛋白 1(FDX1) 、二氢硫辛酰胺 S⁃乙酰转移酶(DLAT) 、超氧化物歧化酶 1(SOD1)的表达情况及经铜螯合剂ATTM 预处理后 ES + Cu2 + 对铜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 ES + Cu2 + 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 ATTM 预处理后的逆转效应 。结果 ES + Cu2 + 对人肝癌细胞系 PLC/PRF/5 和 Huh⁃7 的毒性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性( P < 0. 05) 。ES 和Cu2 + 联合应用相较于单独使用 ES 或者 Cu2 + 对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P < 0. 05) , 而铜螯合剂 ATTM 能够逆转 ES +Cu2 + 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P < 0. 05) 。流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S + Cu2 + 处理后加重人肝癌细胞系 PLC/PRF/5 和Huh⁃7 的细胞毒活性,而 ATTM 干预后较 ES + Cu2 + 处理组细胞的毒活性减轻( P < 0. 05) 。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ES + Cu2 +处理后 PLC/PRF/5 和 Huh⁃7 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而 ATTM 的加入逆转了 ES + Cu2 + 对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P < 0. 05) 。与对照组相比,ES + Cu2 + 处理后铜死亡相关蛋白 ATP7B、FDX1、DLAT 和 SOD1 的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而 ATTM 的加入逆转了这些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P < 0. 05) 。结论 ES 与 Cu2 + 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 PLC/PRF/5 和 Huh⁃7 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诱导铜死亡,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