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项目(编号2022AH020052);
作者:周园园;刘崇;王安琪;张慧茹;邱佳琪;朱梦娟;涂佳杰
关键词:CSF1R;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Cre/Loxp;动物模型;
DOI:
〔摘 要〕 目的 构建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杂合(CSF1R+/-)小鼠并分析其基因型,为疾病病理机制及药物靶点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 根据Cre/Loxp系统设计一种线性化的靶向载体,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R)基因第5外显子上游插入一个Loxp位点,在第5外显子下游插入一个双侧有Loxp位点的新霉素抗性盒(PGK-neo)。将线性化的靶向载体电穿孔至胚胎干细胞(ES)。将正确靶向的ES注射到C57BL/6J小鼠的胚泡中得到嵌合小鼠,与透明带3-Cre(Zp3-Cre)小鼠进行繁殖。新生小鼠出生后9~14天编号并剪鼠尾,提取小鼠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小鼠基因型,筛选出CSF1R+/-小鼠。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巨噬细胞中CSF1R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组织中CSF1R的蛋白表达。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野生小鼠(WT)扩增出453 bp的条带,CSF1R+/-小鼠扩增出453 bp和650 bp的条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WT组比较,CSF1R+/-组小鼠的腹腔来源巨噬细胞(PM)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中的CSF1R低表达(P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WT组比较,CSF1R+/-组小鼠脾脏、肾脏、脑组织中的CSF1R蛋白低表达(P <0.05)。结论 成功构建、繁育和鉴定CSF1R+/-小鼠,为进一步揭示CSF1R在免疫调节中的潜在机制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