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171619);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23zhyx-C48)~~
作者:王梦瑶;罗廷;王影;魏兆莲;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经皮穴位电刺激;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疗效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5.08.024
〔摘 要〕 评估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100 例经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随机分为 TEAS 治疗组(40 例)、药物治疗组(30 例)及联合治疗组(30 例)。TEAS 治疗组采用中低频脉冲电疗仪对人体关元穴或子宫穴进行个体能耐受的最大强度的电刺激,药物治疗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TEAS 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3 组治疗周期均为 4 周 。评估 3 组患者治疗前后局部体征评分、症状体征评分( McCormack 评分)、下腹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 评分,并观察 3 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3 组患者经治疗后局部体征评分、McCormack 评分及下腹部疼痛 VAS 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其中,联合治疗组该 3 项评分较 TEAS 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治疗后,3 组患者的躯体健康总评分及心理健康总评分均有所提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且联合治疗组躯体健康总评分及心理健康总评分均高于单一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3 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TEAS 治疗可有效缓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所致的慢性盆腔痛症状,联合药物治疗对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单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