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902125); 福建省高水平实验研究平台建设项目(编号:闽201704);福建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C23193);
作者:戴炜;王小婷;付雯娟;李秋霜;周天慧;卢梦媛;黄慧芳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骨髓上清液;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骨髓基质细胞;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5.11.017
〔摘 要〕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来源的外泌体中微小核糖核酸(mi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上清液中的异常改变及其对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首先,收集3例AML患者和3例健康供者骨髓上清液,利用试剂盒提取骨髓上清液中外泌体并鉴定后,进行miRNA测序并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然后,将差异表达的miRNA与原代AML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外泌体miRNA表达谱(GSE64029)取交集,排除AML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差异表达miRNA(DE-miRNA),筛选出BMSCs来源外泌体DE-miRNA。接着,基于TCGA数据库运用Cox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候选miRNA,构建AML预后风险模型并根据中位数区分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验证预后价值及临床相关性。最后,预测候选miRNA的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关键网络构建以及关键miRNA与靶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 提取的外泌体外观呈茶托状且结构完整,粒径为30~150 nm,表达CD63、ALIX和TSG101蛋白。miRNA测序结果显示,与健康供者相比,AML患者骨髓上清液外泌体中存在103个DE-miRNA,与GSE64029数据集交集后筛选出83个BMSCs来源的DE-miRNA。从83个DE-miRNA中确定了miR-25-3p、miR-532-5p、miR-194-5p、miR-10a-5p和miR-20a-5p等5个候选miRNA建立预后模型。KM生存分析显示低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较高风险组长(P <0.05),训练/验证集在1、2、3年随访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0/0.74、0.80/0.78、0.79/0.64,与AML患者的预后分层、年龄以及FAB分型有关(P<0.05)。KEGG通路富集结果表明,候选miRNA的靶基因与肝癌、乳腺癌以及非小细胞癌等癌症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候选miRNA与其靶基因HIF1A、CREB1、PIK3CA、IGF1R、PIK3R1、TIAM1、CRK和PTEN等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P <0.05)。结论 AML患者BMSCs外泌体中miRNA存在差异表达,其中miR-25-3p、miR-532-5p、miR-194-5p、miR-10a-5p和miR-20a-5p等5个候选miRNA构建的风险预后模型诊断效能较好,可评估AML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