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822038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孵育计划项目(编号:2023GMFY02);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编号:2024AH050802); 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所重点项目(编号:2022zhyx-B08);安徽医科大学“早期接触科研”项目(编号:2023-ZQKY-114);
作者:张钊;田洪军;丁克硕;朱勇;林峰;杨思佳;王文斌
关键词:胃癌;铁死亡相关基因;TCGA数据库;预后模型;免疫微环境;生物标志物;
DOI:专辑:医药卫生科技
〔摘 要〕 目的 确定与胃癌预后相关的铁死亡基因,并探索这些基因的潜在分子功能。方法 TCGA数据库中提取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基因表达和临床信息,R软件中的“DESeq2”包进行铁死亡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基于LASSO算法的Cox回归分析确定关键基因及构建胃癌预后模型;风险评分中位数确定胃癌高低风险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ROC曲线分析评估模型准确性;“CIBERSORT”包确定胃癌患者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胃癌及癌旁组织样本检测预后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mRNA表达;体外实验验证羟基羧酸受体1(HCAR1)对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基于TCGA数据库与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了新型预后模型。在训练和验证队列均显示出强大的生存预测能力。8对胃癌和癌旁组织RT-qPCR显示,6个预后DEGs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模型预测一致。体外实验证实,降低关键基因HCAR1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结论 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的预后模型具有稳定的预测能力,可以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