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入选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期刊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生命科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期刊
  • 《全球公共卫生数据库》收录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24》收录期刊
  • 安徽省“精品栏目”期刊(2022年)       
  •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2022年)
  • 安徽省“十佳科技期刊” (2023年)

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在AMPK激动剂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字体:

基金项目: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编号:WJW-2021-014);

作者:敖宇;张旭阳;唐聃;刘公伟;黄丹;蔡治方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mTOR;PGC-1α;线粒体生物合成;AMPK/mTOR信号通路;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5.07.005

〔摘 要〕 目的 探讨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HIRI组、HIRI+AMPK激动剂AICAR组(HIRI+AICAR)、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组(HIRI+SR-18292)和HIRI+AICAR+SR-18292组,每组8只。于术前分别经腹腔注射AICAR(500 mg/kg)或SR-18292(32 mg/kg)干预大鼠,采用无创血管夹阻断法构建HIRI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材。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探针法检测肝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qRT-PCR检测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RF1、TFAM、UQCRC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AMPKα、p-AMPKα、mTOR、p-mTOR、PGC-1α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HIRI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MDA、ROS水平升高,SOD和ATP水平降低(均P <0.05);同时,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线粒体膜电位及PGC-1α、NRF1、TFAM、UQCRC2 mRNA表达水平降低,p-AMPKα/AMPKα蛋白比值和PGC-1α、TFAM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mTOR/mTOR蛋白比值升高(均P <0.05)。与HIRI组比较,HIRI+AICAR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MDA、ROS水平降低,SOD和ATP水平升高(均P <0.05);同时,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线粒体膜电位及PGC-1α、NRF1、TFAM、UQCRC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AMPKα/AMPKα蛋白比值和PGC-1α、TFAM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mTOR/mTOR蛋白比值降低(均P<0.05)。联合SR-18292干预可明显逆转AICAR对HIRI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结论 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参与调节AMPK激动剂介导的HIRI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