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入选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期刊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生命科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期刊
  • 《全球公共卫生数据库》收录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24》收录期刊
  • 安徽省“精品栏目”期刊(2022年)       
  •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2022年)
  • 安徽省“十佳科技期刊” (2023年)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利什曼原虫脾脏感染中的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字体: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703524);

作者:甄二娜;吴余玲;胡姗姗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肿瘤坏死因子;脾脏;巨噬细胞;流式分析;免疫反应;

DOI:专辑:医药卫生科技

〔摘 要〕 目的 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鼠利什曼原虫脾脏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在小鼠的右侧后足皮下注射利什曼原虫的前鞭毛体建立感染模型。测量小鼠足垫厚度和体质量监测感染;通过HE染色观察感染后脾脏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内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改变;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脾脏内精氨酸酶1(Arg-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体外调控TNF-α观察对巨噬细胞感染利什曼原虫的影响。结果 与B6.WT小鼠相比,B6.TNF-/-小鼠感染后42 d脾脏明显肿大,结构紊乱,各种细胞浸润并分散在整个脾脏中。流式结果显示,感染利什曼原虫后,小鼠脾脏中T细胞和B细胞比例未发生明显改变,而CD11b单核细胞明显增加;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2型单核/巨噬细胞的标志物Arg-1在B6.TNF-/-小鼠脾脏中高表达(P < 0.05);B6.WT小鼠的脾脏中iNOS表达相对较强(P < 0.05);体外研究发现,TNF-α缺失或抑制TNF-α后,腹腔巨噬细胞感染利什曼原虫明显增加(P < 0.01),而加入TNF-α后显著抑制了该细胞的感染(P < 0.01)。结论 B6.TNF-/-小鼠后足垫皮下接种利什曼原虫后发生脾脏感染,可能与TNF-α的缺失导致巨噬细胞发生M2型分化和一氧化氮产生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