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和临床合作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21xkjT033);动物源性传染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编号:BY-2022Z10);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编号:JK20216);
作者:杨俊;任传铭;刘敏;王坤亭;陈鹤;蔡亦红
关键词:弓形虫;肾脏;铜代谢;蛋白质免疫印迹;凋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DOI:专辑:医药卫生科技
〔摘 要〕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对小鼠肾脏铜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0只7~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适应饲养1周后根据实验方案随机均分为4组:Control组、Cu组、TgCtwh6组和Cu+TgCtwh6组。Control组用普通正常饲料和水喂养;Cu组连续60 d使用含氯化铜1 g/kg加工饲料和0.1%氯化铜的水饲养;TgCtwh6组感染25~30个我国弓形虫Chinese 1优势基因型TgCtwh6虫株包囊,用正常饲料和水喂养;Cu+TgCtwh6组感染25~30个TgCtwh6包囊并且连续60 d使用含氯化铜1 g/kg加工饲料和0.1%氯化铜的水饲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肾脏组织铜含量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PI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数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1,SOD2)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法检测铜死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结果 镜下Cu组和TgCtwh6组可见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Cu+TgCtwh6组肾间质炎性浸润细胞减少,肾小球肾小管结构病理表现有所改善;Cu+TgCtwh6组凋亡细胞数(88.36±19)低于Cu组(119.0±20);和Cu组相比,Cu+TgCtwh6组SOD1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结果显示TgCtwh6感染可逆转铜超载引起的肾脏GLS表达下调和ATP7B表达上调。结论 弓形虫感染后可干扰小鼠肾脏内铜代谢途径,改善铜超载造成的肾脏损伤,为铜超载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线索。